近日韓國瑜成為台灣首位遭罷免的直轄市長,點燃了台灣政壇一片罷免風潮。不少政客嘴上輕鬆,心裡其實怕得緊。這個現象如果能讓滿地政客的台灣,多幾分戒慎恐懼也是好事。只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唯恐天下不亂的台灣媒體,當然又開始正常運作、借題發揮啦!

才短短幾天,台灣媒體已經捕風捉影羅織下一波罷免黑名單,其中呼聲最高,直接被幾大報系同時點名的,是基進黨的新科立委陳柏惟,自由時報中國時報都有對陳柏惟的相關報導。

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則新聞事件呢?

這兩篇報導雖然單看結論,都是「陳柏惟老神在在,顏寬恒意有所指。」並無不同。但,閱聽新聞最忌諱的就是看到結論後,就直接把它吞下去!新聞識讀的最大前提,就是隨時提醒自己:

「你看到的每一個報導,都是建立在「希望你相信」這個最根本的前提上寫就的。」

這是一切識讀行為的根本——質疑。媒體為什麼要產生新聞報導、因為希望獲取你的信任和閱聽,那你下一次就會繼續看;你會繼續看,那就可以達成各種獲利或目的。所以對新聞報導的結論先產生懷疑,就是接下來開展各種識讀方法的起點。以這兩篇新聞為例,我們首先要思考的就是:「陳柏惟真的老神在在嗎?為什麼?顏寬恒意有所指,可以對應到陳柏惟嗎?記者是怎麼問的?」

要回答這四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去發掘更多資訊。例如我們可以去調查陳柏惟的民調支持度、他的立委辦公室工作成效、以及罷免立委的條件和辦法,得知這些之後,我們才能更確定陳柏惟有沒有老神在在的本錢。而要知道顏寬恒當時是如何被記者提問,可以直接去電顏寬恒辦公室詢問,這些查證都是要深追議題必須花的功夫。

但是,我知道又忙又累的你,已經忍不住想吐槽:「我每天看這麼多新聞,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啊?」沒有錯,所以這時候就要在「質疑結論」這個基底上,向第二個識讀重點邁進了:

「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這個新聞議題對我而言有多少價值?」

如果你是陳柏惟或顏寬恒的腦殘粉,那不必說,這個議題值得你深入探討;如果你是非常關心罷免會不會再次發生的人,那這個議題你需要持續追蹤;但如果你並不是很在乎陳柏惟、顏寬恒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罷免的鍘刀會不會再落下,那這個新聞,其實你大可以選擇忽略。

這個選項,對於某些有資訊焦慮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光看到忽略兩字出現在螢幕上,就心頭一沉。但就算你二十四小時都守在各大新聞論壇和社群網站上,你還是必然的會忽略掉很多重要或不重要的訊息,因為大多時候,演算法並不能太精準的替你挑選資訊。

而就算你想要勤能補拙,靠手動搜尋或一個不留的點閱來補足,其實這多半是無用功,因為你的大腦根本無法負荷這麼多並列資訊。不妨這麼想:

「就跟你資訊焦慮一樣,媒體也是一樣在供給焦慮裡,不知道自己製作的這則新聞會有多少觸及或點閱。」

所以,現實是閱聽人和媒體變成一種互相死嗑。媒體怕你不看不信、閱聽人怕漏看誤信,雙方互相逼迫又互相合作,營造出一種歇斯底里的狂熱氛圍。在這個 Chicken Game(膽小鬼遊戲,雙方互相朝斷崖加速開車而去,誰先踩煞車誰就輸)裡,誰才是贏家呢?答案就是:不上車的人。也就是一開始就不打算盲目追求、盲信媒體的閱聽人。畢竟,不看的人最大,媒體也不能逼你看。

今天我們用一則複雜程度相對不高的新聞報導,揭示了新聞識讀的幾個重點:

  1. 質疑結論,不放棄求證
  2. 自我守門,找到議題、媒體和自己的利害關係
  3. 拒絕被資訊焦慮綁架

但面對更加複雜的議題或議題本身還很難看出全貌的新聞時,該怎麼辦呢?下次老熊精再來跟大家一起聊聊更多的媒體課。

關於作者:陳 漢翔

陳漢翔(Han-Xiang, Chen) 於網路走跳多化名為老熊精、Kuma Chen。生而為低強度亞斯柏格人種,養成了喜歡跟古代人交朋友的性格。 喜歡讀史、寫古文,常常感嘆自己不太懂得現世悲歡的道理,以及老是寫不好白話文。但苦於找不到穿越回去的通道,今天也繼續留在人間招搖撞騙。現任某新創產業社群經理,每天苦思如何把古代朋友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平均日咬斷十根筆桿。 寫過專欄、投過社評、出過劇本、常拋散文,其為文也雜。然萬宗不離章法,行文凝氣,不滯於物,唯筆多陰鬱。 負負會得正,期待自己的文章能替負文學撞出正面的火花。 聯絡方式:gensai0820@gmail.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