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就算作為非純正影迷,對於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的身影也並不陌生,但自從2014年的《控制》(Gone Girl)之後,筆者對她的印象之鮮明,還停留在那顆令人想不透、又想把它給撬開的邪惡腦袋。

而在近日上映的《詐欺女王》(I Care a Lot)裡,由派克所飾演的瑪拉・格雷森,也恰巧與《控制》片中神奇艾咪的邪惡身影有些許重疊,令人再次感受對一個角色強烈厭惡與抗拒之後,仍不得不被她的任性與執著徹底說服。或許是因為由同個演員所飾演,角色本身已存在強烈特質;但也可能是因為導演喬納森・布萊克森(Jonathan Blakeson)巧妙地複製了神奇艾咪所擁有的迷人惡意。

作為片名,《詐欺女王》或許不能算是太合適——畢竟,格雷森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法」進行——她熟悉體制、依靠公義法槌「合法」剝削老人。存活在食人社會的體制下,她作為掠食的母獅子,以最泯滅良心的方式過著精緻美好的生活。而這種利用體制、掏空弱者的做法,正是本片最具衝突性的安排。

《詐欺女王》劇照。 圖/IMDb

假「公義」之名

《詐欺女王》的主題圍繞在美國的「法定監護人」制度,在法定監護人制度下,被認定為無行為能力的老年人、遊民等都會被州政府安排一個法定監護人。雖然看似政府美意,但這樣的照護政策卻有嚴重的人權問題存在。

2018年的調查紀錄片《監護人》(The Guardians)便曾揭露私人監護企業所操弄的惡行,同時也指稱這是「法定綁架」。這些專門接手監護的企業,透過控制老人及剝削他們的財產獲利,直到老死。《詐欺女王》中的格雷森也用同樣的手法剝削老人。

在導演的鏡頭調度中,格雷森作為專業監護人,對財富強烈追求與冷血本質被表現得一覽無遺。她的所有目的都是為了金錢,不論是拆散他人家庭或者搶取無辜的「金雞母」,格雷森沒有任何一絲猶豫。

然而身為推手,荒謬且無稽的審判在剝削中佔據了極大地位。在導演曾接受過的訪談中被問及劇情與真實性,他說:「很不幸地,格雷森的手法很多都曾真實發生」。不論手法為何,本片已對法定監護人的制度提出質疑,並提醒我們,這一刻仍有同樣的案例正在發生。

《詐欺女王》劇照。 圖/IMDb

狩獵的「母獅」:非物理的女性復仇?

如同片頭格雷森的自述,簡單直接道出了主角的價值觀,她穿著光鮮亮麗,做事精明能幹,就像一頭隨時準備狩獵的母獅子。

《詐欺女王》有種類似「女性復仇」電影的氛圍,一如《追殺比爾》(Kill Bill: Volume 1)、《真實的勇氣》(True Grit)、《我唾棄你的墳墓》(I Spit on Your Grave)等,都是女性破格地在電影中展現力量,藉以復仇。而《詐欺女王》則是讓女性用精明幹練的手段玩弄體制,並徹底搾取他人畢生心血。

「母獅」也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就像獅群的配置一樣,母獅是最主要的狩獵者,而公獅只是負責傳宗接代,及偶爾的搏鬥。片中的部分台詞凸顯了格雷森對男性的敵意,以及無數次被男人威脅的經驗。不論是帶來生命威脅的律師、控訴格雷森毫無人性的剝削受害者,格雷森從來沒有退縮。在導演的鏡頭下,格雷森不斷重複的「事業」,顯然曾受到某些啟發——或許是過去經歷,也或許是「某個男人」?

《詐欺女王》劇照。 圖/IMDb

「正義」的觀眾

在好的劇構中,必然要有反派的出現,但如果主角已經是反派,出現的反派就必然更加邪惡。本片同樣有如此的劇情安排,我們都樂於看見惡人跌跤,但這個「惡人」應該是誰?導演給出了「法外制裁」的劇情,但這個安排著實值得省思。

2018年到2019年期間,台灣曾流行所謂的「私刑正義」,網路上的鄉民經常「路見不平」就透過人肉搜索,找到後以言語暴力網路霸凌、或集結前去堵人毆打一頓,認為自己「教訓犯了錯的惡人」。這些私刑正義一方面透露出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一方面也顯示民眾試圖藉此發洩集體的社會壓力。

回到本片,電影中也完整表現了體制如何變得邪惡,人們又是如何在體制下被無情碾壓,最後往往造成有人選擇循法外途徑「解決問題」。不論是為了報復、還是安慰自我,這些決定都凸顯了亟需改善的嚴重體制問題。

小結

以一部劇情片而言,《詐欺女王》結合了極佳的議題性與戲劇性,不僅道出在制度下發生的冷血行為,也同時告知觀眾這些事情仍在發生中。

不論是何種社會形態,都是「人吃人」的世界,導演一方面用台詞帶出了潛藏的性別問題,一方面在畫面中用更具娛樂性的方式,將這些壓榨老人的惡劣手法傳達給觀眾。這些被軟禁在安養院的老人們就像《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被母體豢養並吸食養分的夢中人一樣。

然而,社會議題在多數時候的傳播力道往往不及一部劇情電影,也因此,具有議題性的娛樂電影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媒介。本片在中後段,雖然呈現較多娛樂性,不過導演試圖觸及議題的目的已完整達成,也將問題拋回給觀眾:如果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那我們是否永遠需要「法外之徒」?

原文刊載於鳴人堂,文字版權為本人及鳴人堂共同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原文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2011/5279651

關於作者:嚴非

筆名嚴非,本名鍾宜龍。來自台北,三十有四。 興趣繁多,喜歡寫作、繪畫、歌唱、運動,性格乖劣,荒唐不羈。 愛好鬥爭,從物理上的格鬥,到鍵盤上的筆戰,只要有意義的我都參與;說話直接,第一句經常是玩笑,不正不經,若與我相處長久,容易生厭。 粉絲團文章全是想發就發,不一定是甚麼醒世哲學,但若身處黑暗間,你會有感。
Arra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