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經歷了兩次921,一次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大地震,和所有台灣人一起害怕天搖地動;一次是2005年早上父親過世,我的世界天昏地暗。

15年了,夢見父親的次數五根指頭數得出來,他愛吃的一道菜,從來沒有在家以外的地方吃過甚至看過聽見,同樣在這5千多個日子以來,不曾再吃過。而那一年的921是農曆中秋後三天,也是父親母親結婚40週年。

我把這道菜叫做「腸」相繫,不是套腸,也不是腸圈,而是滷小腸。是記憶中家裡年夜飯一定有的一道菜。每條小腸不論長短,都打滿了結。滷汁由媽媽準備,何時下鍋也由媽媽料理,她多半放些醬油、蒜頭、葱、米酒、胡椒、鹽、八角、薑等調味料,比例種類都隨興,憑感覺大約抓一下份量。這道菜最麻煩的前置工作,包括採買、清洗、幫小腸打結,則由我和妹妹處理。

媽媽會在過年前幾天,向熟識的豬肉攤販,預訂好幾隻豬的小腸,除夕早上我或妹妹去取貨,提著一袋袋油油水水的小腸回家,年就到了。

首先,將成堆的小腸放到一年才用一次的大鋁鍋,開始初步清洗,先把可能沾了豬毛或豬排泄物的小腸,用大量的水,來回沖洗幾次;接著,用剪刀剪掉腸子邊緣的肥油,這個步驟要留意的是,不能過猶不及,就是只要留一點點油,讓小腸吃起來保有軟嫩口感,但又不能太油,也要小心不要搓破或弄斷了腸。剪下來的油另外放在碗裡,還要再炸成豬油,春節期間煎年糕,格外有股香味呢!完全不浪費。

第三步,用麵粉和鹽,反覆清洗「減肥」過的小腸,在一次一次清洗的過程中,還要小腸按摩。如果那幾天天冷,經過這些手續,手指早已凍僵,但心裡是歡樂的,畢竟過程好有趣,也好有成就感。

但等等,洗完之後,另一個困難的部分開始了,就是第四步,小腸打結。不明白為什麼我家餐桌上的小腸,總要打結再滷?總之就照著做。再等等,打結之前,還有第3.5步,就是要把洗乾淨的小腸翻面,用一根筷子,抵著大約三分之一處,輕輕捏住小腸往自己身體這側,沿著筷子捲動,最後抽出筷子就算翻好了。這個階段是最耗時的,全部翻好之後,再次用麵粉和鹽,再次重覆前面的三個步驟:清洗按摩清沖洗。

至此,小腸內外都已充份洗淨,終於可以開始打結,打的就是普通的單結,由於腸子滑溜,要讓一條腸子打滿結,其實不太容易。
幾個小時之後,一條條長短不一、有著數量不一的單結的小腸,就像一串串珍珠,小心翼翼放進媽媽調好的滷汁,隨著火候吸收美味精華,彷彿做了日光浴,變黑了,層次豐富的香氣,在廚房散開。

滷小腸端上桌,灑些葱花香菜,就是美味。父親有他獨到的吃法,喜歡把滷小腸下鍋炸得酥脆,再加點胡椒鹽。那時家中沒有氣炸鍋,不然應該會省事許多。父親過世之後,家中沒有再出現這道菜,沒有滷當然也沒有炸,滷小腸成為記憶。

這道我家年夜飯私房料理滷小腸,始終沒有正式名字,一度暱稱「腸有千千結」,但總覺得怪;或許「腸相繫」是個不錯的名字,畢竟繫滿了結。走筆至此,想起父親吃著油炸滷小腸的滿足神情,就叫它「天上人間『腸』相繫」吧。沒有八大菜系之一魯菜的九轉肥腸、客家名菜薑絲大腸、台式川菜五更腸旺的名氣,但有滿滿的思念和幸福的味道。

台灣人共同的記憶921過了21年,父親離世的921,也到了第15年,2020秋分已過中秋將至,沒由來地想起滷小腸的美味往事。希望天上的父親一切都好,我知道他一直在遙遠的地方守護我們。

關於作者:謝 幸吟

在報社、電視台工作19年,轉入社會福利機構、勵馨基金會四年半,負責媒體、公眾教育與倡議工作,在勵馨這1,600多天,獲得了不同的養分,相信會一生受用。2019年1月重回媒體,在台北流行廣播電台POP Radio上班,實現了一直想在隨時有聲音陪伴的職場的夢想。 2016年12月開始路跑,向跑步學習毅力,韌性,勇敢,學習做更好的自己。跑步,讓困難不再那麼難,也讓人生多了浪漫想像,因為目標永遠都在,不離不棄,在終點等我。 《台北謝小姐》的Podcast《播客小火鍋》:https://reurl.cc/2goXE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