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萬華區,從捷運站出站後到地面,再向右沿著廣州街繼續走,約500公尺,就可以看見貫穿台灣近代歷史的古老街區——剝皮寮。現今,萬華所存的剝皮寮,其歷史可追溯至嘉慶四年(1799年);在當時的艋舺契字中,該區域被稱為「福皮藔街」,而道光十八年(1838年)到清末,又逢稱為「福地藔街」。直到日治時期,才開始出現較熟悉的稱呼:北皮寮街,若以閩南話念誦,便是今日的「剝皮寮」。但實際上,直到民國42年,蘇省行所撰的〈艋舺街名考源〉中,才將此地以「剝皮寮」稱之。

而剝皮寮歷史街區經歷了清治、日治,直到民國77起,經過政府一連串的徵收補償作業,88年六月確立了「剝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的文化政策,正式納入鄉土教育與文化資產的共構規劃內。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

  • 看剝皮寮認識萬華:你不知道的老加蚋堡

古稱「加蚋堡」是指今日的大台北地區,而西區也就是目前的萬華、西門町一代。歷史街區的常設展主要介紹早期的萬華文化地景。從日治時期到現今,不僅僅是萬華,大台北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系統,時至今日,巨大變遷中仍舊保留不少細節,非常值得回顧。如曾經承載了大量運貨量的萬華火車站,是台灣鐵路運輸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大量的白談、玻璃、化工品、肥皂等,都經由萬華火車站銷往全台,不論內需、出口,這些鐵路都佔了巨大的功勞,且車站是24小時不間斷的運作,在當時物流業尚未發達以前,鐵路系統在經濟流動中佔據了極大地位,就連米店所所儲存的番薯等作物,都需要像台鐵租用十幾間的倉庫儲存。而萬華火車站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當地居民心中難以忘懷的熱鬧地景。

至今,則由老照片將當時的在地印象傳承下來,雖然老萬華車站已於1984年動工拆除,但至今依然繼續運作,已重造並與雙子星大樓共構,這也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個聯合開發案。而萬華車站周遭的大街小巷也同樣有許多早期留下來的古老建築,如新富町文化市場(1935年)、金義合行(1909年)、仁濟療養院(1922年)、萬華林宅(1935年)等等,都保有當時代的建築特色,這些建築特色在鄉土教育中心常設展裡都有詳細的介紹。

▲早期台灣作詞人鄧雨賢介紹。

  • 人文遺風吹拂今日

在展覽中,也提到近代台灣的人文發展,其中特別講述了「詩社」在台灣文學中的重大影響。展覽中也特別介紹到台灣詩社起源於康熙24年(1685年),由沈光文先生建立。

而一開始清代以切磋詩藝為目標建立的詩社,可以說是台灣詩學的開始,轉變到日治時期的詩社,由於政府攏絡文人的政策,詩社數量大幅增加,多達300,可以說,正式奠定了台灣詩文學的基礎。再演變為近代的「艋舺地區詩社」,當時的艋舺可說四方匯流,不僅龍山寺是區域信仰中心,更有全台三大詩社中的「瀛社」坐鎮文學地位,可見不論是什麼時代,總有一群人,對於文學的憧憬始終不變。時至今日,部分大專院校也仍有詩社留存,持續創作,因此艋舺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重要的文化中心。其餘對詩社中規範、活動,鄉土教育中心都個別做了詳細的介紹。

其中也提及了國民小學的歷史沿革。全球曾經最多人的學校「老松國小」就位於萬華,最盛時期人數曾達萬人之多。日治時期,在台日政府實施了強制的「國民學校義務教育」,共開辦了944間學校,因而使台灣人的知識基礎大幅提升,今日也才有如此高的教育水準。

剝皮寮鄉土教育中心-介紹台灣詩社

▲台灣詩社介紹

▲萬華車站周遭地景說明。

  • 小結

鄉土教育中心的常設展相較一般網路資料更為詳細,但並不會過於深入,筆者感覺,展覽內容比起觀光客從零開始了解一個地方要再更為詳細一些,可以算是較基礎的歷史教育。而展覽中提及不少可以再深究的細節,也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初步探索的展覽。

各地地方歷史記憶是珍貴的過往,但由於需要經過爬梳、整理,大眾才更能吸收,而鄉土教育中心座落於台灣各地,將台灣的歷史紀錄做整理後開放給大眾參觀,是適合戶外教育的展覽場所。

台灣雖然不大,但跟所有的國家一樣,擁有自己的獨特歷史,且台灣近代的400年間,有許多不同文化痕跡藏蓄其中,在萬華至大稻埕一代,更是台灣早期的經濟中樞,台灣的經濟起飛正是由此開始。重要的人文、地景,都可以透過剝皮寮歷史街區中鄉土教育中心的常設展獲得初步的認識,同時也是閒暇時間觀光的好去處。

關於作者:嚴非

筆名嚴非,本名鍾宜龍。來自台北,三十有三。 興趣繁多,喜歡寫作、繪畫、歌唱、運動,性格乖劣,荒唐不羈。 愛好鬥爭,從物理上的格鬥,到鍵盤上的筆戰,只要有意義的我都參與;說話直接,第一句經常是玩笑,不正不經,若與我相處長久,容易生厭。 粉絲團文章全是想發就發,不一定是甚麼醒世哲學,但若身處黑暗間,你會有感。
相關文章